企業觀察報 | 探訪中國建材七大材料業務板塊,解碼高質量發展路徑
近日,中國建材集團組織“媒體走進中建材,探訪高質量發展”專項活動,邀請新華社、經濟日報、科技日報、經濟參考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環球網、中國建材雜志、中國企業報、企業觀察報、英才等11家主流媒體探訪7家“智造”基地。
《企業觀察報》記者通過深度探訪中國建材7大業務板塊,對集團所屬水泥、商混、石膏板、光伏玻璃、風電葉片、超特高壓電瓷、玻璃纖維等企業的深入采訪調研,探索中國建材高質量發展路徑。

全文如下:
探訪中國建材七大材料業務板塊
解碼高質量發展路徑
202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國務院國資委6月17日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5年第二次專題推進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表示,中國建材把科技創新擺在“頭號工程”重要位置,依托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新體系、新模式、新機制,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形成玻纖、風電葉片、光伏玻璃等百億級;碳纖維、鋰電池隔膜等50億至100億級;氮化硅陶瓷、氫氣瓶等10億至50億級梯度產業格局。近三年戰新產業營業收入占比從29%增長到41%、利潤總額連續破百億元,2025年上半年預計戰新產業營業收入占比提至47%,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能,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建材行業的排頭兵,中國建材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水泥玻璃工程技術服務等7項業務規模世界第一;超薄電子玻璃、高性能碳纖維、鋰電池隔膜、超特高壓電瓷等多項新材料業務國內領先。
近日,《企業觀察報》走進北新建材(天津)有限公司、邯鄲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萍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中國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等中國建材所屬7家企業,通過對水泥、商混、石膏板、光伏玻璃、風電葉片、超特高壓電瓷、玻璃纖維等7大業務板塊的深度探訪,解碼中國建材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01 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工程”
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建材所屬上千家企業的“頭號工程”。
邯鄲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邯鄲中建材)是中國建材所屬凱盛科技在光伏玻璃新材料產業領域布局的重要一環。自2017年成立,邯鄲中建材始終聚焦大尺寸、高效率碲化鎘發電玻璃的研發制造;2024年,公司通過“技術攻堅+場景創新+精細管理”三維發力,在產能提升、技術迭代、應用拓展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近年來,邯鄲中建材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突破了輕量化組件技術難題,成功推出包含輕質組件、海上光伏組件、雙面發電玻璃在內的5大系列新產品,并通過技術改造和工藝參數優化,實現產能效率雙提升,年產能同比增長18.8%,產品良品率提升至97.5%,形成了“高效率+高良率”雙重提升的競爭優勢;產品緊跟市場需求,構建了“建筑+市政+交通”三位一體的應用體系。

記者走進位于河北省邯鄲市經開區的邯鄲中建材,對這里的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基地進行了實地探訪。在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的潔凈車間,機械臂進行著精準作業,玻璃基板經過清洗、鍍膜、激光刻線等十幾道精密工序的加工,一塊1.92平方米的碲化鎘發電玻璃最終下線。
“這是一條引領建筑能源革命的智能化生產線?!眲P盛玻璃控股有限公司臨時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蔣猛說,碲化鎘發電玻璃是一種能將建筑轉化為“綠色電站”的神奇玻璃。作為建材領域的“國家隊”,凱盛玻璃控股勇擔央企使命,將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技術研發列為重大攻關項目。我們集結了頂尖科研力量,投入大量資源,從理論摸索到產線實踐,歷經八年艱苦卓絕的奮斗,終于在2017年成功下線了世界首塊大面積(1.92平方米)碲化鎘發電玻璃,這標志著我國完全掌握了該項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并正式開啟了產業化征程,引領全球行業向大面積化發展邁進。
相比于傳統的光伏玻璃,碲化鎘發電玻璃作為“能源建材”的核心優勢在于,單位面積發電量更高;在陰雨天、早晚弱光環境下仍能保持較好發電性能;具有優異的耐濕熱性能和極低的功率衰減率,安全性更高。
如今,凱盛玻璃控股已在全國戰略性地布局建設了數條先進的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覆蓋西南、華北、東北等區域,形成強大產能,為我國建筑領域降低碳排放、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材料支撐。
技術迭代的同時,凱盛玻璃控股也在持續創新產品矩陣,近年來,公司研發了透光發電玻璃,在保證發電效率的同時,為建筑注入通透光影;創新性推出了光伏瓦產品,將發電功能融入傳統屋面建材,讓屋頂成為“能量源泉”。
蔣猛表示,2025年邯鄲中建材生產基地將繼續推進技術創新突破,將透光發電玻璃技術推向規?;a,推動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行業新高度,鞏固技術領先地位。從應用領域看,凱盛玻璃控股已在對交通領域、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化供能以及應急能源方艙等創新應用,進行積極探索和布局。
風電葉片是中國建材發展戰新產業的重要領域。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材葉片)是中國建材專業從事大型復合材料風電葉片的設計、研發、制造和服務的企業,目前已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是中國建材新材料業務板塊百億產業之一,連續14年國內市占率第一,近三年蟬聯全球第一。
位于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工業園區的中材科技(萍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簡稱:中材葉片萍鄉公司)是中材葉片積極響國家大力發展中東部及南部地區分布式風電、中國建材集團和江西省實施央企興贛戰略取得的重大成果。

走進中材葉片萍鄉公司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企業已具備了年產2.6GW以上大型風電葉片的生產能力。中材科技(萍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張大為介紹,截至2025年5月底,中材葉片萍鄉公司累計生產葉片14.2GW(4500套+),產品型號從成立之初的2MW-56.8米級別持續提升,大型化趨勢不斷顯現,當前已達到6.7MW-108米級別。在技術研發領域,中材葉片萍鄉公司始終走在行業前沿,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引領發展新方向,例如,通過廠房改造、工藝技術提升及工裝設備升級,公司于2024年成功實現6套百米級風電葉片生產能力,率先突破大葉片主成型24h占模周期瓶頸,創新實現“一鋪二、一粘二”產能效率。
中材葉片萍鄉公司還開發出了模塊化精細化成型技術、環向及預縫合套材及自動玻板組裝設備,以及拉擠主梁、蒙皮一體全封閉灌注工藝,并引入高效涂膠設備、自動端面銑削機等自動化設備,推動葉片制造向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升級。
目前,中材葉片萍鄉公司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8項,發明專利授權4件,獲評江西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及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產品批量供應國內多家知名客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專業化“小巨人”企業等多項榮譽。
張大為表示,未來,萍鄉公司將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致力于打造中南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風電葉片制造企業。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工業園區內,還有中國建材旗下另一家重要科技創新型企業——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簡稱:中材電瓷)。
中材電瓷是中國建材總院專業從事高壓輸變電用絕緣子新材料和制品、高速電氣化鐵路絕緣子新材料,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技術咨詢和進出口貿易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的特高壓是目前全球電力系統中最先進的技術之一,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張“金色名片”,中材電瓷研發生產的絕緣子則是特高壓技術上的關鍵一環。
走進中材電瓷的瓷絕緣子生產車間,可以看到不同型號規格的產品,在流水線上分批打包運送,工人們正忙碌著各自的工作,進一步優化瓷絕緣子的制造工藝。
中材電瓷董事、總經理楊曉明說,絕緣子作為輸變電領域的關鍵性基礎材料,其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電網系統所能承受的最高電壓。近年來,中材電瓷先后開發制造了交流750kV和1100kV、直流+800kV和+1100kV棒形支柱絕緣子產品,產品具有大尺寸、高強度、高穩定性等特點,各項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不僅滿足了我國特高壓工程的建設需求,也成為國家特高壓用支柱絕緣子的主要供應商,是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重點供應商。
技術攻關上,中材電瓷堅持聚焦市場需求和痛點,開展高效的新產品研發。例如,開發出技術難度高、工藝要求嚴的藍灰釉系列產品,助力美州市場的全面開拓;針對高嚴寒地區新研發的第二代半導體釉產品,能夠有效地解決絕緣子產品的覆冰問題和自清潔問題;目前公司正在開展工業氧化鋁配方性能提升研發。
楊曉明表示,中材電瓷同時也是西門子能源、ABB、GE、日立新能源等國際知名電氣巨頭的重要供應商,大量出口歐美等海外市場,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公司具有規格齊全的線路懸式瓷絕緣子,正在全力踐行“發展高新材料、服務全球電網”的企業使命。
02 以綠色科技推進綠色化發展
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中國建材的不同業務板塊正在通過創新綠色科技,穩步推進綠色化發展。
作為中國建材綠色建筑新材料產業平臺,北新建材不斷加快綠色科技發展的腳步。裝配式墻體、石膏板掛重物測試、石膏板養魚實驗……在北新建材(天津)有限公司(簡稱:天津北新)的工廠里,工作人員通過多種新穎方式,展示北新采暖板、魯班萬能板、龍牌金剛板、龍牌國潮系列石膏板等產品的特性與應用。

北新建材總工程師董占波說,作為新型建材國家隊,北新建材以綠色科技生產綠色建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建筑節能和裝配式建筑,從原料、生產、建造、應用、回收等環節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產業鏈。北新建材利用燃煤電廠脫硫改造后的固體廢棄物脫硫石膏作為原材料生產石膏板,2024年共消納工業副產石膏1523.78萬噸,減少對天然礦產資源的消耗,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玻纖是中國建材集團另一大重要戰新產業布局領域。目前,在中國建材集團的玻纖產業版圖中,中國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在全球玻纖行業首次實現了零碳智能制造。
位于淮安市漣水縣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的巨石集團淮安有限公司(簡稱:巨石淮安)成立于2022年12月,目前已建成產能20萬噸零碳智能制造基地。2024年4月30日,中國巨石淮安233MW風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通過充分開發可再生能源,實現生產、生活電力供應的綠色化,最終建成零碳工廠。

全球每3支風電葉片中有1支運用到了中國巨石的玻纖。走進233MW風電場,一座座180米高的“大風車”迎風轉動,正源源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巨石淮安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顧建定說,中國巨石作為全球玻纖產業的龍頭企業,充分開發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電源側脫碳來中和玻纖生產產生的碳,是公司破解碳排放問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創新嘗試。中國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也成為全球玻纖行業首個零碳智能制造基地,該基地實施綠色能源計劃、零碳循環模式,基地綠色電力的使用比例達100%,使工廠實現“凈零”排放。
據了解,巨石淮安已經建成47臺風電機組,全年風力發電量超6億千瓦時,碳減排量超40萬噸,相當于15萬個家庭全年的用電量。這些風機產生的綠電,一部分被輸送到玻纖基地用于玻纖生產外,另一部分送到千家萬戶,實現生產、生活電力供應的綠色化,形成了玻璃纖維和復合材料應用的“微循環”。

顧建定表示,中國巨石率先走出了一條從生產玻纖到使用玻纖、利用綠能為風電產業生產高性能玻纖的新路子。未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下,中國巨石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將零碳發展理念貫徹到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探索零碳未來,攜手踐行綠色發展。
作為中國建材集團的支柱產業,處于下行壓力中的水泥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是關乎中國建材集團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此,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給出了答案和示范。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的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簡稱:上高南方)是集水泥、熟料、骨料、商混生產銷售的一體化企業,為“江西省級綠色工廠”“江西省級綠色礦山”。近年來,上高南方從綠色發展、節能減排、超低排放、數字工廠和管理創新五方面出發,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上高南方的花園式工廠里,上高南方總經理王建波說,面對日益下行的水泥行業形勢,上高南方積極應對,未雨綢繆,于2021年利用礦石產生的廢石建成了年產200萬噸的骨料生產線,實現了上游產品的延伸,同時2022年又建成了75萬方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實現了水泥上下游產品的全覆蓋,形成了骨料、水泥、商混一體化企業;同時,公司通過統一管理和賦能,實現了三大板塊在產量、成本、銷量和銷價上的互相促進,形成了良好的市場競爭力。
“這些舉措都為上高南方經營業績提供了堅實保障,在受到全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深度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2024年效益符合預期?!蓖踅úㄕf。
綠色化發展方面,近年來,上高南方堅持綠色低碳的經營理念,深入開展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清潔生產工作,全力打造綠色工廠。完善雨污分離改造,建成廠區雨水收集及凈化系統,各蓄水池實現互聯互通,收集的雨水用于綠化噴淋、澆灌、降塵等,實現水資源“零”排放。上高南方憑借在數字化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創新突破,成功通過江西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L6級認定,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2024年上高南方完成SCR脫硝系統改造并投入使用,公司氮氧化物大幅度消減,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提升了企業綜合競爭實力。
作為一種高新綠色化建筑材料,發泡陶瓷(FC)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廣泛。中國建材總院所屬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江西中材),正是引領這種綠色化建筑材料發展的企業。
江西中材專注于發泡陶瓷的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和應用開發。走進位于江西省新余市高新開發區的江西中材,可以近距離觀摩到本體青紅磚、通體免漆等發泡陶瓷產品,并將發泡陶瓷應用于大門、辦公樓、新中式外墻宿舍樓改造,主題公園盡顯園林應用等效果。
江西中材董事長、總經理孔令珂說,近年來,江西中材不斷在發泡陶瓷領域實現科技創新突破,例如,公司率先突破了發泡陶瓷凈產品13cm厚度工藝技術瓶頸,單線產能提升近10%,顯著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實現了增產降本、產品價值效益提升。
綠色化發展方面,江西中材踐行新發展理念,致力于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的研究與深入應用,從源頭著手,研究開發高摻量尾礦固廢利用技術,主營產品發泡陶瓷板以鉭鈮礦尾礦、鋰礦尾礦、鉬礦尾礦、花崗巖尾礦等為主要原料,實現了鋰礦尾礦、鉭鈮礦尾礦等本地尾礦的規模化量產應用。生產過程邊角料、粉碎料等作為原料回收用于生產,變廢為寶,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85%。
03 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迭代升級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和加速器。記者在調研采訪中發現,中國建材不同業務板塊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斷迭代升級。
在天津北新的生產車間,數字化運營平臺猶如“智慧大腦”,實時監控并分析各項核心生產指標,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配料動態監控、過程實時檢測、干燥濕度控制等先進工藝,依托自動化高精度設備,顯著提升了生產質量和效率。
“天津北新通過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不斷優化智能排產系統,實現生產流程的精細化管理。”董占波說,天津北新建立了現場數據交換服務器及軟件中心,實現了生產過程中數據的覆蓋采集、實時傳輸和中控室的集中操作;建立了石膏板全尺寸數據采集測量系統、設備管理及預測性維護系統,通過非接觸式激光測長儀和云平臺視頻分析模塊,實現了“捕捉記錄—報警推送—處置聯動”的閉環管理。通過智能制造平臺實現了天津工廠數據至北新建材總部數據的無縫通訊、工廠數據庫監控數據的實時傳輸、工廠數據的可管和透明可視。
天津北新是全國首家實體企業建設的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建材行業二級節點,并完成了5G智慧工廠建設工作,提升了產業協同效率。通過數字身份證,賦能生產模式革新,實現全流程數據貫通,重構業務流程,實現建材行業供應鏈協同,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憑借高水平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中國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成為全球玻纖行業首個零碳智能制造基地。走進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數字化中心,可以看到公司采用3D建模和數字孿生技術,在生產基地搭建數字孿生系統,實現了虛擬環境中玻纖制造工藝過程的重現,提升了工廠總覽全局的運營能力,優化生產布局和工藝流程;通過SCADA系統、設備數字化管理云平臺實時采集和分析生產數據,實現了對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故障診斷,為預測性維護提供了數據支持,為每噸玻纖生成唯一“碳中和身份證”。

顧建定說,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引入數智制造系統,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數據采集、邊緣處理、云端分析、業務協同”的閉環體系,實現生產計劃、供應鏈、設備運維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據了解,巨石淮安正在建設年產10萬噸電子級玻纖零碳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該項目生產的電子級玻纖是“電子系統產品之母”的原材料,將隨著 5G 技術、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產業的爆發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下一步,巨石淮安將致力于通過打造零碳電子基布產品,為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優質解決方案?!鳖櫧ǘㄕf。
推動數字化轉型,是上高南方降本增效、實現企業良好運行的重要原因。王建波說,2024年,上高南方水泥聯合安徽數智院開展“水泥配料綜合優化應用”場景數據建模增值項目建設工作,通過采集窯工藝數據、質檢數據、歷史配料等數據,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水泥配料三大模型——熟料28天強度預測模型、水泥28天強度預測模型、最優水泥配比模型,智能輸出水泥配料方案,實現了經濟側噸水泥配料成本下降,工藝側水泥質量的穩定提升,使用側一鍵生成水泥配料方案,最終達到降本提質增效的目標。
王建波表示,2025年,上高南方將繼續加大數字化投入,用于替代燃料標準線添加系統、DCS系統升級優化、水泥配料自動優化裝置等,實現生產與節能環保板塊的進一步融合、優化生產流程,打造生產精益化、設備自動化、管理信息化、人員高效化的新型管理運行體系,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中材電瓷也在數字化建設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近年來,中材電瓷獲得江西省“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工廠等榮譽,公司自主研制系列產業化專用設備,開發了集DCS、ERP、MES、中控中心為一體的行業智能化生產管理平臺,建成了規模化全自動示范生產線。
“我們研制出全自動旋壓成型機組并攻克工藝技術難題,實現了圓柱頭瓷絕緣子高效可靠制備,率先填補了國內圓柱頭瓷絕緣子旋壓成型的空白,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睏顣悦髡f,“目前,中材電瓷正在建設新的干法棒形產品生產線,研發團隊在設計之初就對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2025年建成后將成為行業內新的標桿。”
04 國際化腳步不斷提速
堅持市場驅動,中國建材所屬企業不斷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風電葉片產業積極踐行“兩海戰略”,“十四五”期間國際化布局明顯加速,首個海外基地于2024年建成投產,2025年進入全面投產階段;2025年第二個海外基地落地烏茲別克斯坦。滿足全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客戶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鋰膜產業在“十四五”完成國內7個基地布局的基礎上,首個海外基地于2025年落地匈牙利。
近年來,歐洲各國對于能源安全和電力需求的關注明顯提升,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五萬億歐元進行大規模的能源轉型和電力提升計劃。歐洲是國際電力標準的制定者,也是GE、HITACHI ABB、SIEMENS等國際電力設備巨頭的發源地,擁有輻射全球的品牌資源和市場能力,是全球電力市場的皇冠。
基于對國際市場格局的分析和判斷,中材電瓷為深入開拓歐洲市場,自2021年開始布局環地中海區域并輻射南部歐洲的意大利TERNA電網,歷時數年,投入數百萬元,完成20多個主流品種認證和驗收工作,陸續在終端電網中標3000余萬元,并帶動該地區上游電力設備企業訂單4000余萬元;這期間,同時完成了輻射中部歐洲的德國TENNET電網公司,輻射北部歐洲的瑞典、芬蘭國家電網的認證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歐洲終端電力市場的全覆蓋。2025年以來,中材電瓷在歐洲市場的新簽合同已超過8000萬元。
楊曉明說,中材電瓷以年度國際化收入占比35%為目標,全力深化國際化戰略,以全球視野和格局開展國際化業務工作。
邯鄲中建材的發電玻璃也在加速走向全球。
蔣猛表示,邯鄲中建材的發電玻璃已成功出口并應用于歐洲、非洲、中東及東南亞市場。現階段,公司正在緊密跟進中東沙漠地區的重大示范項目,未來將以此為標桿,加速發電玻璃在全球范圍內的規模化應用。